这双凯乐石飞翼2.0+在外观上的设计比较亮眼,共有八种颜色可供挑选(如下图所示),有如墨黑、灰白、极光蓝、叶绿等整体色系十分统一的搭配,也有如水蓝、艳珊瑚等色彩相对有视觉对比强烈的搭配,总体来说显得年轻而时尚。你有过在挑选越野跑鞋时对各种大胆到起飞的配色表现出嫌弃脸的经历吗,起码对于这款飞翼2.0+来说,这种嫌弃是不存在的。
鞋头采用了防撞鞋头设计,使用了全包的耐磨橡胶,在越野跑中,你会和许多的树枝、碎石、岩石冲撞,这个设计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护你不受“黑指甲”的困扰。同时,有凯乐石明显的标志。
鞋面用的是运动鞋普遍使用的合成革,呈网面状,透气性较好。在越野跑中经常会遇到雨天或者涉水路面,透气耐磨的鞋面使运动过程中即使稍稍进水也无妨,水分能较快排出。
所谓“中低”就是鞋底之上鞋垫之下,走路/跑步时产生的压力一般都是靠中低来缓冲的。飞翼2.0+采用的是比较厚实的EVA中底,具有强大的弹性和缓震功能,最厚处约3.5厘米,并具有前后高度差。
所谓“大底”就是与地面完全接触的部分。大底用了现在十分流行的Vibram Megagrip材质,强大的V底和标志性的黄色图案在告诉你请放心大胆的跑在那些碎石/茅草/泥土/小径等路面上吧,不会滑。
大底印有Vibram flex lines字样,也就是柔性线布局。所谓柔性线布局,我查了下,是指脚底分为了脚趾区、前掌区、中掌区、足弓区、后掌区、后跟区等几个区域,目的是有效减少鞋底的硬质橡胶对脚弯曲度的束缚。
鞋底采用Self Adaptive Lug(自适应池纹设计),被称为“加强抓地力和制动性能”。我所理解的自适应池纹设计,就是指每颗
后跟有鞋的提手,印上了夜光材质,在下方是3M的反光材料,在夜晚奔跑的时候也能轻易被别人看到,起到安全警示作用。同时,后跟也印有凯乐石小太阳的标志。
飞翼2.0+鞋带的设计十分巧妙,称为“鞋带速扣系统”。由于之前穿的跑鞋全是用的传统绑鞋带方法,刚拿到鞋子的时候还稍稍楞了一下,想说这得怎么穿。飞翼2.0+是不用系鞋带的,只需要按动塑料锁扣,把鞋子勾住边上的铁扣即可,非常方便,跑的过程中不会松动或者脱落,绝对是我这样的手残党/系鞋带无能患者/比赛只能打死结党/……的福音。以往的跑步中,总是隔三差五需要去绑一下鞋带,这个鞋带设计终于可以解放双手。
同时,鞋带的走向比较特别,并非竖直而是沿大拇指向左偏移,应该是结合了跑动过程中力量从脚后跟往脚趾移动的原理。
飞翼2.0+和2.0大体相同,在一些细节和材料上做了改进,下面是我看出来的一些差别。
飞翼2.0内侧有goretex防水材料,飞翼2.0+取消了这一防水功能。我认为其实在越野跑中不防水甚至比防水更好,因为在路途中经常会遇到下雨天,随随便便踩一脚就是一个水坑,还有众多的小溪、河流等你去淌,防水的鞋子往往透气性会没那么好,跑步的时候如果进水容易闷在鞋里,并不是那么舒服。非防水的话,其实继续跑上半个小时,鞋子也就自己干了。
2.0+鞋的侧面新增了一个小小的塑料勾,用于挂防沙套。
2.0+的重量更轻(关于这点没有通过上称测量,淘宝卖家告诉我的……)。
2.0+的鞋带多了一个收纳功能,也就是前侧有个网兜可以把鞋带塞进去。
我脚长225cm,穿飞翼2.0+36码(最小码)基本正好。上脚后感觉比较合适,包裹性比较好。截止测评结束的10天内,我穿着进了2次山,一次是拉拉穆里赛道体验,30km,爬升2100m;另一次是柴古唐斯沙埠越野赛,35km,爬升1900m。
两次都是大晴天,脚踩在大岩石、小碎石和泥土上都能够牢牢抓地,下坡能比较放心的跑起来,不过阴暗潮湿的青苔还是有点滑。
沙埠比赛很热,一直往身上泼水降温,水不小心进到鞋子里,很快就干了,没有不适感。
两次越野几乎都没有小石子跑进鞋子里,鞋子很好的包裹脚踝,防沙效果不错。
在拉拉穆里赛道体验前,我在心里想着要好好地感受脚下的泥土,认真地体会新鞋的柔软云云,谁知一上赛道就开始气喘如牛,在最后五公里二上大华简直怀疑人生,台阶是我的亲人,树干是我的支柱,平路是我人生唯一的希望……什么抓地力/缓冲/减震全部飘到九霄云外,下了山后唯一记得的只有生疼的前脚掌。飞翼2.0+的不足之处就是前脚掌略薄略硬(相对于我之前穿的Hoka快山羊而言),缓冲相对不足,即便是中短距离的越野之后前脚掌也会很疼,测评的小伙伴们也纷纷印证了这一点,不是我一个人脚底疼,我就放心了……不过,对于速度型选手而言,前脚掌落地时间短,应该不会有这么疼的体验。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139.198.191.206:8081/diaries/201380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