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人物 | 为了和基普乔格、科斯盖奥运会同场竞技,这三位跑者做了什么努力?

美国的奥运会选拔赛,也是一个大型的追梦现场。

2月29日的全美奥运会选拔赛,是一个大型的追梦现场。怀揣着“美国梦”的,不只有盖伦·鲁普,Des Linden这样的跑圈大明星,还有其他的这500多名参赛者。他们有同一个梦想,渴望站到东京奥运会的起跑线上,与基普乔格、科斯盖这些顶尖精英并驾齐驱,共赴一场事关至高荣耀的竞赛。

同一个梦想背后,有不同的驱动力。虽然不是职业跑者,虽然明知自己难以脱颖而出,但这一场比赛,对他们来说,有别样的意义。

一起听听下面三位跑者的故事,为了能跑到奥运会,他们都付出了什么,又经历了什么?


初 心 

“我Google了一下如何参加波士顿马拉松,然后就穿了一双不适合跑步的鞋子出了宿舍。” 

YiOu Wang

个人PB/2:38:46

现居地/加利福尼亚湾区

职业/化学老师

在麻省理工学院读书期间,YiOu Wang被繁重的课业忙得团团转,不想就此成为一个书呆子的她,想要寻求一种能够让她走进户外得到锻炼的活动。

麻省理工所在的剑桥市和波士顿同处马萨诸塞州,每一年波士顿马拉松开赛,YiOu身边都有无数的同学、老师、朋友前往当地参加或是观看比赛。在见识过这一场盛事之后,YiOu对跑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她的目标是,也想跑一跑这波士顿马拉松。

于是她打开Google,输入了“如何才能参加波士顿马拉松”这个问题,在了解了参赛资格标准后。她在鞋柜里挑了半天——根本没有一双像样的跑步鞋——穿了一双还算适合运动的鞋子,朝着哈佛大桥的方向跑了过去。

这是YiOu印象中第一次正正经经的跑步。

她已经记不得那一次她最后有没有跑过全长659.82米的哈佛大桥了,她只记得,回到宿舍里,她脑海中的唯一想法就是“跑步好难”。

她听身边跑步的人都把能跑波马当作终极目标,便也生了好胜心,为波马的资格赛拼命地练习着。结果就是,她开始对跑马这件事上了瘾。她疯狂地爱上了这种朝着目标不断取得进步的感觉,她喜欢跑步这件能够不断磨砺自我的事情。

结果她发现,跑进波士顿马拉松还不是她的极限。随着之后几年成绩的不断提升,她开始更加严肃地对待跑步这件事——她有了新目标,她想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会。2011年她一鼓作气跑出了2:38:46的个人PB成绩,但在12年的奥运会选拔赛上,她跑砸了,腘绳肌肌腱炎的伤势让她的状态有所起伏。

4年之后的选拔赛,YiOu缺席了,因为此时的她,已经转型成为了一名山地越野跑者,她始终在追求一种激烈的竞争氛围,而在野外山地上奔驰的快感,让她欲罢不能。

YiOu Wang赢下了2019年TNF50的冠军

重新回归马拉松赛事是因为一个意外。她原定要参加的2018年TNF50因为山火而被取消,于是她想着不如趁这个空去参加一场马拉松。此时距离加州国际马拉松开赛已经剩下不到4周的时间,“我大概就跑了两趟节奏跑就站上了起跑线。”YiOu爽朗地笑着说。

常年跑超马,让YiOu拥有足够的耐力,也让她能非常好地适应坡道或是折返这样的地形变化,尽管没有做太多的速度针对训练,但她还是跑出了2小时39分的成绩,比她预定的目标成绩还要快3分钟,她也靠这个成绩,获得了参加美国奥运选拔赛的资格。

“我觉得自己不太有可能拿到名额,因为到时会有很多职业跑者前来参赛。而像我们这些业余跑者,会有工作,也会有小孩、家庭。”抛开19年TNF50冠军的头衔,生活中的YiOu是一名中学化学老师。因为要和学生打交道,不想让任何一名学生失望的她也在工作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于是平衡工作与跑步变成了一个大难题,因为平常也会有非常多的比赛来邀请她去参加。YiOu的办法是给工作和生活划下一道明确的界限,该工作的时候就果断对比赛邀请说不,但在下了班之后,也绝对不会去查看工作邮箱,以免影响自己的私生活——尤其是在跑步这件事上。

在选拔赛前,YiOu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跑进240,最终她的成绩是2:50:15,差着许多。但她依然感到满足。回顾过去,YiOu说有两件事是她始料未及的,一是她竟然还在跑,二是她竟然跑到了现在这个水平。

明知自己在全美奥运选拔赛上只是一个陪跑者,但还是愿意参与其中,YiOu更在乎的,是能否在这样的大型赛事中,感受到乐趣。就像多年以前,她觉得跑波士顿马拉松会很好玩,所以就去参加了一样。对她来说,这也算是“初心不忘”吧。 


榜 样 

“我父亲在我出生当天去跑了西部100,他觉得机会难得。”

Camelia Mayfield

个人PB/2:42:38

现居地/俄勒冈本德市

职业/医院社工

Camelia算是出生在一个运动世家,她的父亲是一名超马跑者,她的外祖母经历更是传奇——在40几岁的时候回到大学里去读书,顺便进了NAIA(全美学院之间的运动协会,比NCAA低一个级别)的全美最佳阵容。

Camelia出生时正好赶上了西部100开赛,她的父亲觉得名额来之不易,又觉得她已经是家里的第4个小孩了,妈妈不会有事的,然后便大剌剌地跑去参加比赛了,也因此错过了Camelia的出生。有这么一个痴爱跑步的父亲,Camelia追随父亲的脚步显得顺理成章,父亲帮她打开了对于体育运动的眼界,并引领她进入了跑步圈子,一个在同龄人看起来毫无乐趣的小众圈子。

Camelia(左一)和她的家人们

但Camelia还是一路从中学跑到了波特兰州立大学,路跑、公路越野、山地越野,她全跑了个遍。但她没想过以后怎么办,让她坚定要一直跑下去的,是她在大二时看的一场比赛。那场正好就是一场美国马拉松奥运会选拔赛,她在电视上看到了她的老乡,和她同样成长于俄勒冈阿什兰市的Jenn Shelton,后者当时已经是名满全美的顶级超马跑者。一个老熟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角儿,现在还跨界出现在了一场全美关注的意义非凡的比赛中。Camelia心中不断回荡着的一句话就是“我也要像她一样酷。”

于是Camelia开始追逐她眼中的潮流,她开始专注于超马,并在过去几年内排进了西部100英里耐力赛的前10名。

“跑完一场山地越野,就像是好好哭了一场的感觉,整个人变得空空的,但又随即会满满装载上充沛的情绪。”

当然,和YiOu Wang一样,跑步对于Camelia而言,也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她同样有着自己热爱的工作。脱下跑步装备,她是本德市圣查尔斯医院的一名社工。因为工作的原因,她的作息是和正常人颠倒的,她得从晚上7点上班到第二天凌晨7点,然后白天回家睡觉。所以她的跑步训练时间,不得不都放在接近傍晚的时间段,等跑了步迅速地吃了晚餐又得去医院工作。

“(平衡工作与生活)是挺难的,但如果你把跑步放在一个优先的位置,生活一旦有了重心,其他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18年,Camelia结了婚,爱情过于甜蜜,也让她的身材在短短一个蜜月间就走了样,但天生的竞争欲让她不仅马上瘦回了运动员身材,还让她在随后的加州国际马拉松上达标了奥运会选拔赛。尽管马拉松不是她的主项,但她还是想要去证明自己的能力。

Camelia给自己定的选拔赛目标是跑进前10%,但她未能如愿,2:48:17的成绩在380位女跑者中只能排第180名。遗憾多少是有一些的,但Camelia还有另外一个念头:以前她是受父亲和外婆的影响迈入跑步的世界,受老乡Jenn的感召做起了参加全美选拔赛的梦,现在她有了这些值得说的成绩和回忆,她想要等她老了,可以对着她的儿孙子侄们骄傲地分享这些经历。

对于Camelia来说,能影响年轻一代,把运动的力量和精神传承下去,可能比赢下全美选拔赛,要来得更有成就感。


无 畏 

“进入大学,身边一下子全是进过全美最佳阵容的学长,我不再是最好的那一个了。”

Scott Fauble

个人PB/2:09:09

现居地/亚利桑那旗手市

职业/职业跑者

Scott是三个人中唯一的职业跑者,与另外两位女主人公对这选拔赛抱着浅尝辄止尽力而为的态度不同,Scott有比拿下奥运会代表名额更大的野心,他想要拿下这场比赛的冠军。

他也确实有资格这么说,作为这场比赛大热门的他,个人PB(2:09:09)能排到所有选手中的第3位,仅此于盖伦·鲁普和Leonard Korir。能跑出这样的成绩,也足以说明,在跑步这件事上,Scott确实是有天赋的。

从小就在跑步这件事上超过同龄人一头,不断地赢下比赛,过程中产生的快感很难让Scott不喜欢上跑步这件事。在高中,他赢下了Foot Locker越野赛的州冠军,以“未来之星”的姿态加入了波特兰大学。

然后整个世界都变了,在大学的校队里都是进过全美最佳阵容的学长,他不再是最突出最惹人关注的那一个了。与此同时,Scott还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来自“自由”的诱惑。在大学里,到处都是免费啤酒和垃圾食品,也不再有人天天催着你上床睡觉。压力和诱惑的双重夹击之下,Scott沉沦了一段时间。他甚至因此出现了许多焦虑的症状。

“这真的是太蠢了,我为什么要让自己陷入如此境地?”Scott决定浪子回头,“如果没有转机就放弃跑步吧”,怀着这样的念头,Scott回归训练场。好在随着身体被精心照料,回归到一个跑者该有的体型,跑步的乐趣也全回来了。

Scott的人生又回到了正轨。

16年他迎来了生涯的一个转折点,那一年他作为Hoka NAZ Elite的成员参加了奥运会万米的选拔赛,结果他跑了第4,虽然奥运会代表资格差之毫厘,失之交臂,但他也收获了信心。随后的17年,他选择在身体机能处于巅峰之时转战马拉松。他在这一年的纽约马拉松和波士顿马拉松上都拿下了第7名。他还在波马上创下了2:09:09的个人PB。

好的成绩不仅来自于更加科学的训练,更加成熟的比赛策略,还来自于他愈发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大学出现各种焦虑症状后,Scott养成了冥想的好习惯。每天起床后,他都会花上15分钟时间静坐、冥想。不仅焦虑因此一扫而光,他还在冥想过程中收获了许多关于比赛的新感想。其中最让他受益良多的,是处理好自己的“得失心”。

有很多比赛,比如16年的奥运会万米选拔赛,Scott都是做足了准备,并且在比赛过程中没有犯什么错的,但他就是输了,可能差距很微小,但,就是技不如人。

“努力了却未能换来如愿的结果,可能离奥运会只差1秒,可能距达标波马只差2秒,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Scott和Hoka NAZ Elite的队友在一起训练

如今的他已经如当初梦想的那样,成为了一名职业跑者,且能靠着跑步这件事赚钱、维生,他拥有足够多的“自由”,他的女友、父母、朋友、队友们都不会因为他输了比赛而离他而去,他完全可以毫无后顾地在一场比赛中倾尽所有。

在这场全美的选拔赛上,Scott跑到了第12名,2:12:39,与冠军的成绩差得不多,但还是与奥运会无缘。

“我还年轻,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机会还会有。(赢)这件事不是在拼拼图,我把训练拼这里,我把营养补充拼那里,最后就会拼出完整的图片。(赢)这件事更像是慢慢揭开一副艺术画作,你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完美的画作就在盖布下面等待揭晓。”

您需要才能回复
  1. 70d9fb457815181e43d656910a82ee8f
    鸡盒Lv.13
    2020-03-11 09:22:19
    有梦想都是可贵的,虽然只是一个陪跑者,但是乐在其中

    回应

  2. 6ffc3181242df962aa33d4f0521ead3e
    akuma9660110Lv.7
    2020-03-14 04:32:44
    首先是热爱跑步,然后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由跑入道(感悟人生的道理)。

    回应

To_top